缝纫机的作文5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条关于缝纫机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缝纫机的作文(1):
外婆的老家有一台黑色的旧缝纫机,常年放在卧室的角落。
这台缝纫机在时光的侵染下,早已蕉得失去了本色,通体的黑色也失去了光泽,只有机身上雕刻的金色花纹,还能让人想象一下它当年的神采。那一根根白色的细针悬在机头上,让我的记忆回想出它以往前工作时的样子。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会偷偷地踩着它的踏板,看着它的缝针上下翻飞,听着它有节奏的“咔咔”声。有一次,我玩缝纫机时被外婆发现了,我便使用金蝉脱壳之法,故作感兴趣,问起了缝纫机的事情,引开了外婆的注意力。不想,这一问竟收获满满。外婆听我问起缝纫机的历史,双眼竟然泛起了泪光,手扶白光,拉着我坐到了床头,慢慢说了起来,我也认真听了起来。
原来这架缝纫机是个“老古董”。在她结婚前就有了。在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架像这样的缝纫机,就可算是富户了。外婆用这台缝纫机给自己、爷爷和爸爸妈妈做一年四季的衣服。在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外婆还用这台缝纫机缝衣服挣钱,贴补家用呢!现在,它早已不值钱了,而且根本用不到。可外婆依然保留着它,因为在它的背后,有着外婆许多美丽的回忆与故事的奇妙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为时间的主人们,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认真学习,为我们的明天而努力前行。
缝纫机的作文(2):
国庆节回到外婆家,看见外婆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一个小塑料瓶,对着一台缝纫机在捣鼓。看她那专注的样子,我小声问外婆:“外婆,你在干嘛呢?”外婆转身对我说:“我给缝纫机喝点润滑油,它年纪大了,得好好保养保养。”“它年纪大了,也不好使了,再说了放在家里还占地方,不要得了。”“使不得使不得,这可是你外婆我的嫁妆呢。那时候,有一台缝纫机做嫁妆可风光哩,好比现在结婚时陪嫁一辆奥迪轿车呢!”外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仔细端详起这台比妈妈年纪还大的缝纫机,乌黑的身子透着明亮的光泽,金色的蝴蝶镶嵌在乌黑的身子上,显得格外的耀眼。旁边“蝴蝶牌”三个字立即映入了我的眼帘。外婆满面笑容地说:“这可是名牌呢!那时候就数这个蝴蝶牌的缝纫机最好用。八十年代初,我在服装厂里上班,白天用的是厂里的缝纫机,傍晚就再带点活回来,用这台缝纫机继续干活,补贴家用。到了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了,政府鼓励大家自己创业,我们家开了个保暖鞋作坊,请了两三个工人,用的就是这台缝纫机缝的鞋帮子做保暖鞋。没想到,第一年生意就好得不得了,到年底一算,赚了一万多元,万元户呢,把你外公乐的呀!都合不拢嘴了呢!那也是我们家的第一桶金,后来我们住上了小洋楼,还买了小轿车,日子呀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外婆的回忆也勾起了我的记忆。小时候,就经常看到妈妈坐在外婆的缝纫机前,东捣鼓西捣鼓的,妈妈说,她小时候就这么看着外婆摆弄缝纫机的,她那时觉得缝纫机是一个魔术师,能够变出新衣服、新鞋子……所以她一直梦想自己长大后也有一台这样的缝纫机。等到我上幼儿园了,妈妈买了花布,坐在外婆的缝纫机前,为我做了漂亮的新枕头、新被子。拿到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眼睛都绿了,问我哪里买的?我说是我妈妈亲手做的,看着他们那羡慕的眼神,我心里特自豪。到了六一儿童节前夕,妈妈又坐在缝纫机前,没过一会,一条漂亮的裙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穿上妈妈做的新裙子,又是蹦啊又是跳啊,开心极了!
“嗒嗒嗒、嗒嗒嗒”喝完油的缝纫机在外婆的操作下发出了清脆的运转声,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现实,看着外婆又专注的在那用缝纫机缝东西,我心中不禁感慨,虽然现在条件变好了,外婆的缝纫机用的越来越少了,但是它永远是我们家的功臣;虽然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了,但是这也是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得到的`;虽然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但是这也是祖国富强了才能拥有的。
缝纫机的作文(3):
2011年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初到人间的我看啥都新鲜,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奶奶家有一样东西至今仍然让我感到神奇。它上半部分是木质的,下半部分是铁质的,咋一看像书桌,把上半部分的抽屉翻转一下就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了,一台1974年出厂的前进牌缝纫机。奶奶说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个宝贝,不是谁家都有的。以前咱们国家生活水平不高,大家穿衣服都比较节俭,衣服、裤子破了都不舍得扔,就用它来缝补,比人工快多了,而且走线也美观许多。另外那个年代的衣服、裤子样式比较单一,人们希望把自己穿的漂亮些,就用它来修改一下,你们说缝纫机是不是很神奇?就像魔术师一样!奶奶说她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姥姥操作缝纫机的水平可高呢,而且乐于助人是个热心肠,那时候上门找她帮忙的人可不少,家里的缝纫机基本上没闲着。太姥姥年龄逐渐大了,使用缝纫机的任务就交给了奶奶,可是用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上门寻求帮助的人也渐渐没有了。听爸爸说那是因为从1978年开始我们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吃的、用的都多了起来,商场里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新衣服。大家的收入也多了,各家各户都有钱了,补衣服、改衣服的人也几乎没有了。等到我妈妈、爸爸这一代都不会使用缝纫机了,真的只能把它当桌子用了。
我时常看到奶奶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把缝纫机精心地擦一擦,奶奶边擦边说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喽!。
缝纫机的作文(4):
外婆家有一台古老的“西湖”牌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是外公外婆1970年结婚时的“三大件”之一,已经五十岁高龄了,它承载着历史,也记录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听外婆说,70年代的中国,还比较落后,处于计划经济的年代,买什么都要用票,买米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买缝纫机自然也要用缝纫机票。各类票证是那时候中国的“主角”,没有票,就算你金银财宝一大箱,也买不了店主的一根毫毛。
当年的缝纫机,可是一个“大宝贝”,它可以干的事情可多了,外公的衬衫,舅舅的运动服,妈妈的花裙子……都是出自这个“大宝贝”。
有一年夏天,舅舅到小水塘里游泳,他把一件绿色的上衣放在岸上,自己“扑通”一声跳入水中,他正美美地享受着,没想到,岸上有只山羊正在吃草,它把这件绿色的上衣当作了鲜美的嫩草,张开大嘴,把上衣咬了一个大洞。凭着外婆灵巧的胖手,在缝纫机的帮助下,这件绿色的上衣被改造得“天衣无缝”,舅舅穿小了,还传给妈妈继续穿。
这台五十岁的缝纫机,在外婆的精心爱护下,现在还像新的一样,但是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摆设,静静地呆在外婆的'房间里,目睹着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票证早已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老古董,各种商品都可以在淘宝上轻松买到。我们每个人的衣柜里都摆满了各式各样,一年四季的新衣服,再也不需要外婆在缝纫机上一针一线地做衣服,打补丁了!
缝纫机的作文(5):
夕阳的余晖伴着悠扬的缝纫机声让我心里感到一阵暖意。
“嗒嗒嗒—”刚到家门口就听到了奶奶又在摆弄缝纫机的声音了。我一放下书包便冲进奶奶的“工作室”,看奶奶娴熟的摆弄缝纫机,又勾起了我脑海里的阵阵回忆……
在我牙牙学语时,我被爸爸妈妈留在了乡下的奶奶身边。那时我躺在小小的摇篮里而奶奶就在摇篮旁边的缝纫机前帮乡民们做出一件件美丽的衣裳,奶奶脚踩着踏板手划过圆盘,接着又是一阵“嗒嗒嗒”清脆的声音,就这样不停的反反复复,小小的我便进入甜蜜的梦乡。缝纫机声是我儿时听过最美妙的摇篮曲了!
上了小学后,爸爸妈妈把我和奶奶接到城里,但是奶奶却执拗的要带上她的“宝贝”—缝纫机。在一栋栋高楼里的商品房中摆上奶奶蝴蝶牌的老缝纫机似乎总有一些格格不入。一次,我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一定要将缝纫机带在身边呢?”奶奶笑着娓娓道来:“在奶奶那个年代啊,缝纫机可是算是一块宝,奶奶就是用这么一个小小的缝纫机养活了你爸爸和你的叔叔们。”奶奶顿了顿似乎追忆着过去的岁月,“那时候村里的人都没什么钱,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的一个补丁后又是一个补丁,所以呀奶奶的缝纫机可受欢迎啦!”听了奶奶的讲诉,我不禁更加敬佩起这个“老古董”了。
“嗒嗒嗒—”听,奶奶又在给家人做袖套了!夕阳也伴着清脆的.缝纫机声慢慢消失在天际。
我终于明白了:不管城市再怎么变,变得多么的繁荣,那段缝纫机的岁月在奶奶的脑海中是永恒的,那是最能拨动奶奶心弦的珍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