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的作文5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篇关于寻访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寻访的作文(1):
7月22号,天气很热,骄阳似火,我们去了梅湾,景色很美,一路上听着老师对我们说这里的各种革命故事,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梅湾。一走进村子,我们看见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云和县最早建立的中共农村支部纪念碑。石碑后面的碑文写着各位革命先烈的事迹。
我们继续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文化礼堂前。礼堂四周充满古香古色,听着老师给我们讲一个个革命先辈的故事。听完了他们的故事之后,我们不禁由衷感叹道:红军真是太伟大了,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现在可能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我们出了文化礼堂,继续寻访先烈们的足迹。我们又来到敦睦堂,看着先烈用过的大刀、服装上面还沾着一些血迹,不知道是红军的,还是敌人的。我又看到地下工作人员的衣服,听了先烈们的故事,红军是多么令人尊敬,敌人是多么可恶!我在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寻访的作文(2):
2018年8月5日,杭州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511中队开创小队的队员冒着酷暑,来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文一大院,用镜头探访50年代的筒子楼鸟枪换炮后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容颜,拍摄最美杭城的历史记忆。
这里保留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幢苏式建筑,曾经一度破旧不堪。不过,现在这个小院子变化可大了:队员们走进改善后的院子里,只见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楼房坐落其间,绿树成荫;名为文一大院的院落墙上还写着集体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为人民服务等标语,留下了历史的些许记忆。
队员们热情高涨,寻访院子里每个角落的历史,面对镜头自信满满的展示着自己,与历史来一个亲密接触。拍摄期间,在该院子居住了三十多年的王阿姨还给大家讲述了文一大院的前世今生,每个队员都听得津津有味,并时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王阿姨深入交流。
最后,队员们参观了修缮后的筒子楼内部,这个改造提升后的筒子楼,内部已一应俱全,与现代化的小区相差无几。居住在这儿的居民们说,是庭院改善改变了他们的环境,提升了他们的居住品质。
这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一大院,是杭州改革开放四十年变化的缩影,蕴含着杭州深厚的文化元素,是杭城最美的风景。
寻访的作文(3):
7月10日星期二,学校大队辅导员项老师,带我们五年级每个班的学生代表,去采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斗的老爷爷。
刚来到爷爷家,就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慈祥的笑容,一瘸一拐地向我们走来。看他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就知道他是一个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饱经风霜的人。腿上被炸弹碎片割破留下的疤痕,正代表着他曾是一名英勇无畏,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的老战士。
爷爷给我们讲述了他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1951年抗美援朝的战争刚刚打响,才18岁的爷爷就投入到了开拔朝鲜的大军中。可是刚出发不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一个下雨的夜晚,瘦小的爷爷扛着重机枪,走在嶙峋的山路上,一个踉跄,爷爷摔倒了,脚被割伤,不能再继续走下去了。营长告诉爷爷:小同志,先回老家去好好养伤,等你伤好了,我们再来接你去战斗!
1953年2月爷爷再一次投入抗美援朝的战斗。从新义州到三八线,白天敌人的飞机在头上盘旋,只能躲在山里不动,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行军赶路,整整走了20个夜晚,不少战士冻死、累死在半路上。到了前线,营长要他当通讯兵。其实当通讯兵没我们想得那样简单。虽然不用扛着枪冲锋陷阵,但是却是非常危险的,最容易被敌人捉去,拷问情报。还要训练超强的记忆力,情报拿到之后要马上记住并把情报吃掉才能不被敌人发现。原来这些电视剧里的场景是真的呀!
听着爷爷讲这些过去的事情,就像看了一场电影一样,抗美援朝的一幅幅画面都在眼前。
寻访的作文(4):
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随着改革步伐的推进,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对于嘉兴这个历史文化小城来说,40年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嘉兴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今天,我们走进嘉兴,一起来看看嘉兴的交通大变化。
出生于1977年的魏义达同志,也就是我的舅舅。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中学的一名教师,在舅舅的眼里,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他第二个家乡嘉兴,发展变化最大的40年。改革开放这40年以来,这个交通的变化确实是非常大,像农村原来都是石子路,后来又挖了土路,现在改变之后,像我们凤桥,原来是土路,后面改变成石子路,现在已经变成柏油路了。舅舅说。
确实,一说到交通,舅舅总有说不完的话。2000年参加工作时,正处于改革开放之中了,2000年刚23岁的魏义达同志被分配到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中学任教,那个时候从凤桥镇通往嘉兴的道路,还是一般的泥土路,30公里的距离,只能靠步行,或摇船,每次往返,既存在着风险,又显得很艰难。他向我介绍,虽然那个时候路是通了,但是都是土路,出门办事情要到汽车站等车,等好长时间,运气好的走到河道旁碰到去做生意的船,然后就和船夫打招呼,就坐顺风船,来到嘉兴,现在回想起来坐船还是有利有弊的,利是可以观赏整条河道的俏丽景色,弊就是划船太慢,但是当时没有办法,先要尽快的赶到嘉兴来办事情,就只有坐船了。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水平提高了,出行道路有了大改变,交通工具也开始随着变化,家里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如今的小汽车,出行越来越方便,就连上省城也只需两个小时的高铁车程,交通的巨大变化,让我感慨万千。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水平不断好转,路也越来越好了,从土路到石子路,又到柏油路,又有高铁,现在出行变得非常方便了。
回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舅舅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也对家乡嘉兴的明天充满了希望,改革开放,改变的不止一点点,人们的幸福也不止一点点。
寻访的作文(5):
2月9日下午,杭州采荷第三小学“银河之星”小队携手文龙巷小学“星梦”小队共同开展了“沿着习爷爷的足迹,寻访美丽杭州”主题实践活动。
在天子岭杭州图书馆(环保分馆)同学们见到了“最美浙江人”2017青春领袖——肖信飞。通过对肖信飞的采访,了解到他是杭州环境集团的一位普通环卫工人,从业14年以来累计处理生活垃圾共10万吨;每天凌晨出发风雪无阻踩点垃圾回收处30多个,总行驶里程40多万公里;四年内献血2万毫升,肖信飞的敬业恪守让同学们感受到一位平凡工作者用执着点亮我们的家园。同学们被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精神感动和鼓舞,纷纷说要向肖叔叔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为创建美丽杭州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同学们对“最美浙江人”2017青春领袖——肖信飞进行采访
采荷三小银河之星小队的同学们和肖叔叔合影留念
文龙巷小学的星梦小队和肖叔叔合影留念
像肖信飞叔叔一样在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却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着不平凡变化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用敬业恪守的态度和无私的精神点亮最美杭城。正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推动杭州的新发展,他们用坚持造就杭州的新成就,他们用奉献见证杭州的新变化,他们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身边的人,在我们眼里,他们就是杭城一道最美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