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木槿的作文5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篇关于木槿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有关木槿的作文(1):
刚刚踏入中学的大门,一次接一次的周练令我反感,作业繁多的两休令我无奈,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校园生活令我心中充满了压抑。全然不似想象的那般美好。
夜深了,灯还亮着。窗外汽车的鸣笛声,不绝于耳,桌子上展开的几张试卷,不堪入目。心中依然升起几许烦躁,无处发泄的我决定去小区里走走。
一路上,几辆汽车从我的身旁呼啸而过,路两旁的树枝也随风摆动。风从我的面庞拂过,吹散了几缕燥热,却并不治本。步子时缓时疾,毫无规律可寻,在夜里发出不大的声响。
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被门口的一株木槿吸引了目光。几根枝干上已不剩多少花朵,树叶子却绿得发亮,给人一种别样的视觉感受,心里不禁隐隐有些期待花开满树的木槿会是什么样的呢?
几日后的清晨,那天的阳光格外灿烂,促使着我打开窗户,欣赏着这元气满满的一天。刹的,我被眼前的这片白所吸引。走近看去,竟是那株木槿!洁白如雪的花瓣给树枝铺上了一层纯,与翠绿的叶相得益彰,似幅美丽的画,又似那迷香般摄人心魄。只一眼,便可令你再也无法抗拒它的美。
木槿虽美,每朵花的花期却只有一天。只需一夜,你看见的又会是那个全新的它。它的花朵难道不会悲伤吗?答案是肯定。既然花开的时间只有一瞬,比起埋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不如用最好的自己去面对生命的结束,在树枝上绽出最美丽的一生。
而我呢?只因为一些小小的困难,便放弃了生活的信心,比起那木槿,情何以堪。
我愿做那花枝上的一朵木槿,用最短暂的一生,开出最美的花。
我,要像木槿般成长,永远以一个全新的自己,面对未来的每一天。
有关木槿的作文(2):
中国有句古语:清煮木槿花,国色天香菜,可以想见清煮木槿花一定是一道不凡的菜肴。笔者虽然多年前就知道这个典故,一直以来盼着什么时候能一睹其国色天香的风采。可惜二十多年过去了,总是与木槿花无缘。也许有所思必有所梦吧?梦中倒是与其见了几面,可惜都是犹抱花枝半遮脸,难窥木槿花真颜。
炎夏七月,有朋友相约到浙西南云和县的仙宫湖游玩。午餐时,店家端上一个毫不起眼的泥罐子,清晰地听到服务员报出国色天香的菜名。
是国色天香清炒木槿花吗?我的声调有些急促,嗓门明显高了几度。年轻的服务员脸上飞快的晃过一丝惊愕,瞅了我一眼,肯定的点了点头。等不及服务员帮忙,我就快手快脚的打开了那个盛着木槿花的泥罐,一股幽香袅袅从罐内扑入鼻端,是那种幽幽的香。
小时候熟稔心中的古时诗人游处州时所著的《偶遇木槿花》又重新浮现在脑际:清煮木槿花,味谆色香佳,花艳犹挂枝,国色天香菜。
服务员见我有些痴痴的模样,微笑着介绍道:木槿花的花期很短,平日很难遇到新鲜的这道名菜,只有每年的七月份才能品尝到这道菜肴。心中涌动着诸多的好奇,又问道:为什么要把清煮的木槿花盛放在泥罐子里呢?店老板看到我对道菜如此兴趣盎然,走过来接过了我的问话:其实此道菜名为清煮,实是把新鲜的木槿花放入泥罐当中,加入姜、花菇、红酒、佐糖等辅料,极尽调料之能,经文火慢熬十分钟即可。之所以把木槿花放在泥罐当中,这是厨师匠心独运,一则可以使木槿花的香气不至浑发,保持香气久远。花香加上调料之香,香气幽而能持久。二则用泥罐盛装,煮好时的木槿花花形不变,其色宛然如新。给用餐者好的味感同时还能享受木槿花视觉上的美。木槿花的国色天香之称果然不同凡俗。
店家还告诉我们:清煮木槿花的除了色香味俱佳外,还有养颜养肤之功效。
每年的七月木槿花盛开季节,我们这里的许多妇女都会采集一些木槿花晒成干,然后放入热粥之内享用。因为当地的女人都知道多食木槿之花,非常有利于驻颜护扶。虽然清炒木槿花的主料为素,可是入口却隐隐感到一种醇厚的荤菜味道,味蕾有回味无穷之感。清炒木槿花不愧深谙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木槿花的汤辅一入胃内,就忍不住叫出了声:国色天香,味道美妙。在座的看到我的馋相,明白此菜一定不同凡响,不等我第二次举起调羹,纷纷拿起手的碗筷,把泥罐内的木槿花连花带汤一扫而尽。
回来后忽然想起,一时贪图美食竟没有好好的拍张照片留念一下,还是有点遗憾。犹豫再三打电话给当地的朋友。还好,他叫我们明年再去,一定尽地主之谊再次请我去仙宫湖品尝国色天香木槿花。
妙!一个响指响起,明年七月又可以解馋了。
有关木槿的作文(3):
“槿”,形声字,从木从堇,堇亦声,每每念及此字,总觉得天地之间隐隐有清越之音;而眼前是挥之不去的一大片繁花似锦,我与此字的渊源,也应当从这片木槿开始。
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的初遇是在雨天的西湖断桥之上,惊鸿一瞥之间便许了三生;而我与木槿花的初遇是在苏州的园林之中,本是随意观望几眼,却不曾想到与它轻易结了情缘—“缘”是奇妙的,飘乎不定的,可我从这之后都能从一片不知名的草木中准确地指出它来,“喏,木槿花开了呢。”
“槿”,“木”与“堇”的联合,它表示着“一种木本植物,其花朝开暮闭,为时短暂,唤曰‘木槿’”,可它的花语却与这种生命特征矛盾着:温柔的坚持、坚韧、永恒、质朴、美丽、爱情,我不由得想起苏子愀然而发的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如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天地俯仰之间,草木的一枯一荣早已化为陈迹,纵有再长的花期,终有一天也会零落凋谢,归为尘土;可木槿花如蜉蝣般的挣扎给我以深深的触动—它是把一瞬活成了永恒,即使煦日东升之际便知道自己将死于山林夕照之时,也毫无保留地将大团的色彩捧给世间,不与谁争。
埃及人是相信人死有灵,永生不朽的。他们的神殿上到处绘有太阳莲花的图纹,象征着不死不灭的古老信仰;中国人却将天地与物我合一,信奉着万物有灵的信条,我再不敢用“它”来代替木槿了,用“她”似是更为贴切,就像前世姻缘已定,棋局已下,我与她邂逅于不同的地方,大街或小巷,佛寺或园陵;每见一次,羁绊就更深一回,顿悟的也就更多一些。
有一次回老家,恰逢戏班唱戏,唱的是那首《游园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如此锦句词章,轻柔雅乐,伴着戏台子旁大片的木槿花逶迤而来,叫我轻易就失了心智,一时不知身处何时何地,转脸又看看戏台之下,是紫气红尘,人生百相。
白落梅曾写到:“人生在世,皆有各自的使命,无论崇高或是平凡一样值得钦佩。寻常百姓,不遇劫数,无须流亡,只需守着闲静日子,辛勤耕耘,活着便是境界,虽有无常起落,唯求做好当下,不贪功贵,亦无惧人世飘乎。”这字字珠玑,与木槿告诉我的又何其相似?花木如此,真正为人的我们,又如何不晓得,不愿做呢?
之前偶得《皮囊》一书,书中说,皮囊朽坏还剩下灵魂,而那脱去了皮囊的灵魂,那些孤魂野鬼,它们所渴望的,不过是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温暖的,逸乐的,疼痛的,脆弱的,可耻的皮囊,没有哪一个人是真正向往过冰冷的天堂;谁不希望回到人世,把经历过的再过一遍?我忽然明白木槿朝开暮闭,却不厌其烦地重复的意义了。她是木心的导师,亦是王尔德的情人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两位先贤却说出了高度一致的话来:“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了这个世界后还依然热爱”,“我就像一个被火烫过的孩子依然爱着火”振聋发聩。
槿,虽短暂却绚烂,虽平凡却淡然,虽苦痛却热爱;而“槿”,也仅仅代表木槿而已,我于万千人海中有幸与她相遇,有缘与她相识,终是欢喜,虽然欢喜浅淡,却是衷心不一,地久天长。
木槿初荣,含桃可荐,纵然神殿崩塌,我亦可以与她闲庭信步,简静从容。有关木槿的作文(4):
望着眼前你含笑的容颜,
我的泪还是落满了整个冬天,
转身后,
再也找不到丢失的诺言。
看樱花满天,
悲伤在流转,
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
有关木槿的作文(5):
岁月给得起丰盛的记忆,也能洗去过往的忧愁与悲伤,未来,总是好的。
题记
盛夏,繁花锦簇,细细碎碎的木槿花瓣,落在少女乌黑的头发上,缀成一片小小的美丽。
女孩叫小悦,来自新疆,若不是因为夏令营,我或许从来没想过会和一个人一见如故。初遇的那一天,阳光静好,香樟树叶散发着独有的清凉气息。匆匆跑进教室报到的我满头大汗。一进门就撞到了点名的她,同学,迟到了哦!她微微笑着,眼睛弯成了月牙形,整个人明亮又清新。我不好意思地站在门边,不知所措。第一次相识充满了戏剧性,却又让我无限回忆。
印象最深的或许是那次摄影,镜头中的小悦手背在腰后,头歪在左边,带着新疆姑娘天生的灵气与美好。我迟迟没有按下快门,这是要展出的作品,我分明见到了最明丽的笑容,却舍不得把它公示于众。小悦站在木槿树下,一阵轻风拂过树下温柔的女孩,花瓣纷纷扬扬,洁白胜雪。我心一动,急忙按下键,咔嚓一声,留下的不仅是一个画面。我把这张照片左看右看,十分喜爱。长发齐腰的小悦用独特的新疆语给我说了一段话,我却不得其解。
小悦总是笑眯眯的,怎么也不会生气。作品展那天,她看着木槿树下温润的自己,身边也是絮絮纷纷的洁白花瓣,灵动的大眼睛似乎精通人心。她满意的对我说:不错不错,以后你就是我的首席摄影师了!我笑着拍她,眼睛却有些湿了,离别的气息无意间弥漫开来。世上没有不苍老的树,没有不凋谢的花,不有不散的团圆。闭营仪式结束后,我与小悦在同一棵木槿树下留了影,她还送我一张明信片,是满页洁白的木槿花。明信片背后是她曾说过的话岁月给我们丰盛的记忆,也能洗去的有悲伤。你要相信,未来总是美好的,下次再见。
回程的车上,我看见满树纯粹的木槿花,如那个笑意盈盈的少女,穿着简单的衬衫,挥手对我说,下次再见。下一次木槿花开,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