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鹤的作文5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个关于白鹤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有关白鹤的作文(1):
每逢祭祖的节日,我们家的供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盘特殊的供品酸水豆腐,这是家乡的土酸菜和大豆相结合的产物。土酸菜不同于腌制的酸菜,鲜嫩的萝卜叶或卷心菜叶经过特殊的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的乳酸菌,菜叶变得墨绿,酸水呈黄绿黄绿的粘稠状,散发着一股特殊的酸酸的香味。用酸水点的豆腐,细致爽口、开胃、健脾,是我们家乡人的最爱。从制酸菜到点豆腐再到豆腐块的形成,这物质在袅袅白烟中发生的化学碰撞不但是家乡人们在历史中的智慧沉淀,还萦绕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上世纪初,天下不太平,而苍溪这个小城却还静静地躺在大山的怀抱中,似乎不受战火的纷扰。
我曾祖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住在白鹤山下的一个小村里,村外是一条清澈见底的九曲溪,村里人世世代代都以耕田为业。曾祖母年纪轻轻就扛起了照顾整个家庭的重任,家里母亲体弱,弟妹年幼,故而曾祖母的婚事一拖再拖,村里人都嘲笑曾祖母,说她是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
曾祖母也没空把这些放在心上,每天天不亮就从嘉陵江挑水磨豆腐,赶在早饭前挑到集市上去卖。从村上到集市,要走很长一段崎岖的山路,有时黑漆漆的,还要提防歹人,等到了市集,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不过曾祖母的生意却很好,那时的人们没钱,很多人吃不上肉,补充不了蛋白质,就只有吃豆腐了。
在曾祖母豆腐摊的斜对面,是当时苍溪最大的学府鹤山书院,而曾祖父便是那时少数读书的穷学生之一,满腔的抱负,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中国当下的命运。这天早上,曾祖母照例早早的挑着豆腐去集市上卖,曾祖父已经连着几顿没有吃过饱饭了,脸色青白,严重的营养不良,曾祖母远远地就望见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豆腐摊旁边徘徊。那边,那位先生,你过来一下。曾祖父闻声走过去,看见母亲竹筐子里白花花的酸水豆腐,眼睛便移不开了。曾祖母打量着这个饿得瘦骨嶙峋的穷书生和他手里的书,说:豆腐免费品尝,先生要一点吗?祖父咽咽口水,摇了摇头,抬脚就走。曾祖母立马叫住他,先生,你教我读书写字,我每天送你一斤豆腐当学费。曾祖父高兴地连连点头。
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快过年的时候,曾祖父和曾祖母要结婚了。曾祖父这个穷小子要取媳妇了,曾祖母这个剩女要出嫁了,白鹤山上祥云绕,嘉陵江里鱼欢跳。
过了两年,曾祖父响应号召参了军。临走之时,曾祖父抱着咿呀学语的爷爷,亲亲孩子的小脸,再亲亲孩子的小手,又摸摸孩子的小脚,曾祖母强忍着眼里的泪水,故作坚强地说:你放心地走吧,家里有我呢!曾祖父把妻子和孩子紧紧地搂住怀里,舍不得放开。
曾祖父走后,曾祖母一个人扛起家庭的重担,仍坚持每天去集市上卖酸水豆腐。全家人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爷爷送进已更名为苍溪中学的鹤山书院读书。爷爷大学毕业后,回到苍溪中学,从事高中化学教育工作直到退休。而曾祖父,自从那一走,就杳无消息,有人说他战死了,有人说他到台湾了。我们家自从曾祖父走后,就没有搬过家,爷爷也没有改过名,这是曾祖母的嘱托,怕曾祖父回家找不到我们。其实还有没变的,就是酸水豆腐,是我们家餐桌上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美味。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家忽然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是曾祖父生前写的!几经辗转,终于寄到了。爷爷拿着信,泪流满面,特别是读到惟想念妻亲手所做之酸水豆腐,至死不能忘怀的时候,爷爷更是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封信和酸水豆腐,一直是我们家最珍视的宝物。爸爸最近几年一直在研究,想把酸水豆腐卖到网上去,也许有一天,台湾同胞就可以在网上买到苍溪的酸水豆腐啦,我们家和酸水豆腐的缘分也将要世代延续下去。
有关白鹤的作文(2):
在我家阳台,有一个小小花园,那儿有穿着红群的凤仙姐姐;有知书达理的文竹弟弟;最好看的,当然是美丽优雅的白鶴芋妹妹!
白鶴芋的茎很粗壮,翠绿翠绿的,似乎绿得流下油来。它的茎稳稳地扎根在土里,就像我们能平稳的站在地上。它的花苞成熟时如手掌般张开,洁白如玉,好似一片雪花被一根绿茎稳稳接住;未成熟的白鶴芋又如贝壳般合拢,如绿翡翠般,把花芯紧紧包在里面,像是在保护着她那娇弱的芯儿。白鶴芋啊,你的花儿如一艘白色小船,在绿色的海里畅游,你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优雅!
一次,在星空闪耀的美丽夜景下,我正站在阳台上唱着歌,望着远处山上的一片绿色。忽然,一片凉而细腻的手掌轻触到了我的脚后根,我猛地一回头,哦,原来是泛着圣洁白光的白鶴芋妹妹拿她的小手拍了拍我!你一定是渴了对不对?我来喂你喝点水吧!想着,我拿喷水壶让她喝了个饱。害羞的白鶴芋像是回答着我,在微风婆婆的鼓励下,向我感激地挥了挥她的小手,以表感谢。我把白鶴芋抱起来,放在窗边的栏杆上,让她也听一听我唱的歌儿,随我一同凝望远方。
白鶴芋啊,你那活泼美丽的身姿是多么惹人喜爱;你高贵优雅的模样又是那么楚楚动人。我爱你那朵朵白船花,更爱你那翠色欲流的绿叶海!
有关白鹤的作文(3):
云和境内有一座高山叫鹿角尖,山顶上住着一位神仙――白鹤仙。天灾之年,城内的老百姓就会爬上鹿角尖,迎请老仙翁。鹿角尖没有仙翁庙,也没有仙翁像,只有一个香炉洞,洞口小,人进不去,迎神的人只能把手伸进洞里摸香炉。每人只能摸一次,摸到哪只就哪只,不能更换。奇怪的是,百姓每年摸到的总是一只方形青石香炉。
这位白鹤仙翁真是另类,借出去的香炉无需归还,只要把它丢到“水菖阁”的水潭里就行,借来的香炉自己会回到鹿角尖的香炉洞,下次去迎请时,摸到的还是这只青石香炉。因此,云和人遇到有借不还的事,就埋怨说:“我又不是白鹤仙!”
那么,香炉洞里的香炉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传,有一天白鹤仙云游经过汤候门,看见埠头停着一艘装满香炉的货船,仙翁便问船老大香炉卖多少钱一只。船老大说:“我的香炉要整批卖,不零售,十只起卖,十只五两银,买一只也是五两银。”仙翁问:“我买一扇多少钱?”船老大暗想,这老头真老糊涂了,若用扇来扇,一只香炉也扇不动,若用扇来包,两只也装不走。想到这里,船老大哈哈大笑说:“老人家,你买一扇我便宜一点,按起步价,五两银子吧!”仙翁笑着说:“太便宜了,你不后悔?”船老大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决不后悔。”仙翁说:“也罢,你不后悔我就加你十倍银子,五十两连船也一起卖给我算了。”船老大嘴都笑歪了,他赶紧点头说:“好的!好的!请先付银子后扇货。”仙翁听后,递过五十两银子,神扇轻轻一摇,一阵狂风平地而起,仙翁和一船香炉随风升上天空,飞向鹿角尖。从此,香炉洞里的香炉就取之不尽了。
(《童话云和故事会》编委会供稿)
有关白鹤的作文(4):
许多年前,我和几个伙伴去看同学,同学的家就在“云和梯田”下面的村子里,那个时候那个地方还没有开发成现在如此好看好玩的旅游景区。
从县城出发,骑自行车,砂石公路弯弯曲曲,一路灰尘,公路没有连接进村子,还要徒步走一段羊肠小道。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大一片梯田,当时只是些许好奇,没有过多的联想。同学说,后面的那座山叫白鹤尖,是云和的最高峰。
村里给我的种种信息是碎片式的,唯对那片田、那座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片田、那座山,给村里人带来了丰裕的粮食。同学木屋楼上的粮仓堆满了稻谷,每年他父亲会把吃不完的稻谷卖掉,当然卖不了几个钱。菜地里有萝卜青菜,也不会送出去卖。村里人自给自足,经济并不富裕,基本处于一种温饱的状态。
那时,村里人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把粮食和蔬菜卖到杭州、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去,而且还能够卖个大价钱。
二十多年后,一位云和师傅帮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和梦想,这个师傅的名字叫张建芬。
张建芬,85后,一个面容姣好、身材苗条的大姑娘。如果在大街上看见她,怎么看也像个服装店的小职员,然而她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老板,用云和当地人流行而时髦的叫法,叫做“电商师傅”。
一个有阳光的日子,我跟随浙江作家采风团来到了张建芬的公司,公司位于云和商贸物流城内,楼上楼下,一溜宽敞,窗明几净。女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是第一次见到她,第一次知道她的芳名,第一次知道她那么年轻,第一次真实感受到她的干练,更是第一次走进她一手打造的“电商帝国”。
张建芬的“帝国”叫做云和县鹤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建立,第三年产值就达到600万元。说起公司走过的路,未来的路,张建芬如数家珍,踌躇满志。
民以食为天。创业之初,张建芬紧紧抓住“生态农业”的商机,在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白鹤尖下,开辟了几百亩的示范基地,培训当地的父老乡亲种植更加优质的生态农产品。然后,她的公司把这些生态农产品包装成一件件精致的礼品盒,按客户网上订单发往全国各地。
张建芬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商师傅”,虽然从她的形象与年纪看,称为“师傅”似乎有点别扭。但她就像白鹤尖上的一片云,化作雨露滋润一方土地、一方百姓,是名副其实的“云和师傅”。
面对张建芬,我忽然想起一个故事。
2000多年前,一个叫浮丘伯的大儒为逃避战乱,携双鹤隐居景宁,他滨溪垒石,筑台垂钓,沐鹤于溪。后来,浮丘伯羽化成仙,驾鹤西去。经过云和境内时,他俯瞰群山,一峰独秀,高山杜鹃,漫山遍野,实为风水宝地。浮丘伯恋恋不舍,盘旋几周后再驾鹤离去。
这座山,就是白鹤尖。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确有浮丘伯其人,他是荀子的高徒,曾经隐居景宁,以鹤为伴。浮丘村、鹤溪、白鹤尖这些地名都与他有关。至于成仙,自然是一个传说,但传说是美丽的,寄寓了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望。
清同治版《云和县志》载:“白鹤峰,在县西三十五里,俗呼梅九尖。西山之最高者。上有井泉,祷雨辄应”。我曾经登临过白鹤尖,山顶有风车,有万亩杜鹃,很美。难怪浮丘伯路过时,会流连忘返。
如今,白鹤尖成为一方百姓实现致富梦想的乐园,除了赶上一个好时代,更是因为遇见了张建芬这样出类拔萃的“云和师傅”。
有关白鹤的作文(5):
盼望已久的春游活动终于来到了我们全班同学早早地来到学校,整装待发,在老师地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向白鹤山走去
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春风轻抚着我们的脸庞,嫩绿的小草在春风中摆弄着纤细的身子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上走,我看见一潭清澈的湖水安静地躺在大山妈妈的怀抱,好像一块碧绿的宝石,这一片青山绿水,真是大自然中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白鹤山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块空的,大家围坐在一起,打开背包,取出各自带来的食物我们没有了平时的约束,大家你争我抢,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惬意极了!
在大家填饱肚皮之后,佘老师组织我们观看文艺表演首先是陈怡名为大家带来的新疆舞,她那优美的舞姿,甜美的笑容,让大家如痴如醉,拍手叫好接着是龚奎文为大家演讲,由于他声音太小,许多男生一窝蜂地涌上去,把他围个水泄不通,有人拿着水瓶当话筒进行采访,问他演讲什么,今天有何感想本来有点羞涩的他更显得不好意思,其他同学也被这搞怪的动作惹得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整个白鹤山都被欢声笑语笼罩着为了留住这快乐的时光,佘老师大声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拍一张集体照吧”我们一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于是都跑到后面的花园里,大家姿态百出,只听“咔”的一声,我们的幸福快乐团结友谊被永远留在了这美丽的春天里
不知不觉中,玩了三个多小时,该下山了,我们恋恋不舍地望着白鹤山,心里默默地说:“百鹤山,明年春天再相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