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随处的作文素材2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随处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有关随处的作文素材(1):
星期日的晚上,外面下着雨,陈明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
父亲在公司上班,他母亲刚在前几天去世了,这个家就只有他在。墙上的钟还在响个不停,可那声音却是那样若有若无;钟上的指针还在不停地走着,可今天却走得慢多了。
陈明抱着母亲的照片,抱的那样紧,生怕一放手照片就会走。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母亲在时的幸福时光,那时的他嘴里哼着歌,手里拿着书;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快乐想到这儿,陈明鼻子一酸,两道泪水似泉水喷涌而出。
第二天,他还是自己一人去上学。可现在周围的一切让他感到陌生。柳树还是在那儿随风舞动,鸟儿还在树上歌唱,可他看着柳树的舞蹈有点凄凉,鸟儿的叫声像哀乐。
学校里,他是班长,可他最近上课老是走神,思绪飞到了哪儿都不知道。原来得心应手的作业题目,现在都变的无从下手,作业本上整齐隽秀的字也变得杂乱无章。以前常围在他身边的同学,现在也变得冷漠,他从班长变成了一个无名小卒。
语文老师在批改他的作业时,和其他任课老师说:陈明最近怎么了,作业做得一塌糊涂,上课老是走神,思想也不集中。其他老师经语文老师一说,也感觉到了他的变化。班主任找他来谈心,可他一副满不在乎、漫不经心的态度,让班主任没法和他再谈。班主任联系到了他爸爸,才得知他受到了这么大的打击。一次,老师趁陈明不在时,和同学们说了陈明近来变化的原因,并让大家要和以前一样关心和鼓励他。
渐渐地陈明接受了大家的关心。上课回答问题,无论他回答的对或错,同学们都会用鼓励的眼神看他;碰到问题,同学们会为他耐心讲解。平时,同学们不在他背后窃窃私语而是常提及他的优点,同学们有事没事都围着他玩。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明不再沮丧,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学期结束时,他又争得了第一。那时,全班都在为他喝彩。
如今,陈明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每当听到同学们的掌声和喝彩,他就会想起同学和老师给他的爱
有关随处的作文素材(2):
文化,往大了说,是中华泱泱五千年历史所孕育出来的智慧结晶,是在历史的沉淀下所积累下来的不朽财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从小的方面讲,文化是被大众所接受,所认可的,因此,文化是随处可见的,是栖息在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里的。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春节中的文化是让我最觉得温馨的。人们都是恋家的,生活的沉重负担却让不少人背井离乡,只为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千里求学,只为有朝一日学成归来,不负家人的期望;他乡游子,山水阻拦,隔家千万里,怎能不想念?春节就是在人们的期许下到来的,它感受到了离家人们的思乡情,它为人们送来了福音,带来了慰藉。春节是怎样的一副场景呢?冷风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大街小巷里乱窜着,把人家门口挂着的风铃晃的头晕目眩,清脆的叮铃声掩盖了左右两边春联窃窃私语的声音,隐隐约约能听到好像在互道春节好,精致的橱窗里摆满了一个个吸引小孩子目光的玩具,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让人们的心情也跟着红火了起来。回家的人啊,也都卸下了重担,沧桑的脸颊上也总是带着笑容,亲切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分享在学校的趣事,手舞足蹈的样子在他们的眼里是最美的风景。家中的老年人也是乐呵呵的,天伦之乐恐怕就只有春节能享受得到了,他们是闲不下来的,总是想做点什么,一大清早的,便开始准备各种好吃的,好喝的,亲情洋溢在这里,暖暖的,那是从心底漫出来的暖,像泉眼一般,汩汩的流着,就连冬日的寒风对此也是没辙了,望而却步。
提到了春节,就不的不说这对联了。说起这对联,我想到的第一人便是有趣的苏东坡,相传苏东坡在杭州时,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一起饮酒谈诗,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佳肴美酒。游船离岸,苏东坡笑着对黄庭坚说:这次佛印可无法来凑热闹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早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皓月当空,游船慢悠悠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高兴地对黄庭坚说: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着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按耐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完,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苏东坡看着佛印无奈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也还是被你给蹭上了!这个故事,读来忍俊不禁,也不的不让人叹其之妙。
中国文化当然不止这两个小小的方面,它是丰富多彩的,它是与我们共存的。大千世界,文化随处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