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幼时最爱雨天,常趁母亲不备便猛踏街上的几滩小“池塘”,水花四处迸溅,在母亲笑骂声中,我笑颜逐开;“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我的少年时期,在阴雨天存储了不少“矫情时光”,为赋新词强说愁,故作感伤叹哀愁;稍长些却是不再喜雨,只认为雨天平白耽搁许多时间,总是匆匆忙忙。
现如今,秋分已过,也正值秋季多雨时节,地处江浙一带,难免“烟雨入江南”。因近期总是秋雨绵绵,心情也常随之而变。
有事出门时如果凑上倾盆大雨,心情也会变糟,心口容易堵得慌。连日琐碎的烦恼,似乎也汇聚成一片黑压压的乌云,如那顽劣的雨滴,这儿一点、那儿一滴,拨乱人的心绪,让人心神不宁、恍恍惚惚。这时候,饶是多有趣的古文字韵,饶是多有趣的诗歌词赋,也提不起半点兴致;这时候,任是多美丽的花团锦簇,任是多美丽的山川辽阔,也提不起半分雅致;这时候,纵是再醉人的风光,纵是再醉人的诗画,也无半分用处。
所幸情绪随大雨来得匆匆忙忙,席卷整个心扉,去的时候也是干脆利落,不带走半片云彩。
闲散时光,在家宅着的时候,倚靠在窗边,停下匆匆的脚步,竟觉得雨天也别有风味。雨水冲刷着地面,仿佛洗净了世间的尘埃,也冲散了许多烦闷。心情也随之开朗,再多愁绪也会化作云烟,消失于海天之际,往日的不快,与家人的争执,似乎一下子释然了。静下心来,暗暗思索一个巴掌拍不响,自己定然也无法脱离责任的;纵然是他人之错,又何必斤斤计较。身边爱你的人,只不过在爱你的时候用了你不习惯的方式而已,他们终究是爱你的。这么一想,便释然了。
有人等烟雨,有人怪雨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云和素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近期多雨,轻薄的雾气笼于山间,古村落在这云里雾里若隐若现。撑着一把油纸伞,身着汉家衣裳,行走于乡间小道,去探一探藏在烟雨朦胧里的风景。在高处远眺,看山间云遮雾绕,在山脚徘徊,嗅秋桂飘香十里……
那个时候,所有的烦躁不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心的自由、天的清澈。
天有几分阴沉时,雨或是将至未至。或总有些时候,情绪也是将至未至,没有开怀大笑,也没有痛哭流涕,只是淡淡的。正如《荷塘月色》文中所提及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伤”。此刻心平静下来,处事也是淡淡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着窗外,听着雨水轻声敲打,逐渐汇成细细长长的水流,逃离我的视线。捧一杯清茗,翻一卷好书,任由思绪纷飞……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我未曾想过暮年时是何种光景,却也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地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任由这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秋雨过后,带着几分凉意,携着秋风,真正入秋了。
在雨天观雨,感触那抹细丝抚平世间万千烦恼丝;在雨天听雨,聆听那阵清脆给天地万物以安抚和慰藉,停止一切喧嚣和躁动;在雨天叹雨,感慨那秋雨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