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丽浦公路向西到临海洋,向右转上几个弯,就到了阴岩村,阴岩再转上几个弯,就到了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梓坊。
下得车来,深深地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觉浑身是那么的舒畅。举头望,天高云淡好个秋,顿时心情变得和天空一样的晴朗,使我心清气爽,清纯坦然,抛弃了杂念,任思绪飞扬。漂动的云,变换着身影,游离不定,或聚或散,或淡或浓,如人生般蕴含着诗一样的朦胧。美就如天空的风轻云淡,心中有天,胸怀就能宽广无比,对平淡的生活的热爱,心境和谐,心里就充溢着阳光的味道,温暖,甜美
在这里,我享受着自然的纯美,自然的真实。环视山之阳,聚落沿公路边,整齐有序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混结构楼房。门前洁净,环境优美,村庄的亮、绿、净、美、很和谐的溶为一体。这里的美,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村民纷纷开出卫生和住宿条件一流,饭菜味道独特的农家乐。山之阴山势陡峭,群山连绵起伏,受云和湖的滋润,绿树掩映,植被茂盛,生机勃勃。俯看湖水清蓝碧绿,平静的水面上时有渔舟穿行。
梓坊是个移民后靠村,原先的村庄淹没在云和湖底。我们只能在村前的魁星阁、村头的夫人殿、史册和村悬挂在路边的村情概况,看到这里的缩影。原先的村落在龙泉溪谷地,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是有36个埠头72口古井,水陆交通条件优越,人口近千的村子。
现迁移到村前的魁星楼,为清道光三年(1823)建。正方形单体建筑,8柱2层,重檐歇山顶、翼角起翘,雕刻精致,五架梁,小青瓦阴阳合铺。四转角均施骑马雀替牛腿雕刻戏剧人物,顶层施藻井有魁星举笔。位于村头的夫人殿,是一幢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单体建筑,一进三开间,硬山顶、小青瓦屋面,三面筑砖墙,正面敞开,殿内梁枋、牛腿等木构件雕刻花卉、凤凰等图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除了这两处文物古迹,曾经出土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青瓷珍品的古窑址、建于民国七年的张氏宗祠、大雄殿、恒光殿、送子观音殿、平水大王殿、栏街殿等大部分的遗迹,都淹没在了云和湖底,我们只能从村民的零星回忆和资料记载中去感受昔日梓坊的辉煌了。
虽然离城不远,交通也方便,但是我留恋这里的幽静,美美地睡了一觉,用过早餐,村里人说,离梓坊5华里的竹坑头自然村风景宜人,古树参天,还有很多棵几人张开双擘才能合围的古树林。为了一睹为快,我们慕名前往,可惜村民都已迁移,路边野草荆棘丛生,头天晚上又下过雨,山高林密,难以如愿。
情到深处人孤独,感悟至深人自轻。离开喧闹的环境,来到这里让心平静下来,人生的荣辱得失,都将化为过往的烟云。得到是缘,失之何惜,不可强求。多到这样的地方走走,呼吸清新的空气,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舒云卷,蔚蓝的天空如此温馨。在青山的怀抱里,感受那份淡淡的情思,一切的愁绪烦恼,将被漂荡的浮云带去,渺无踪影。
这里的秋色更使我如痴如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