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作文 写人作文 列表

一年级作文

书人痴语

2022-11-04 21:15:48

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我深以为然。几日不读,则心生恐慌。知识的更新与折旧速度飞快,唯有读书能保持思想和心灵的生机和活力,不被淘汰。当然,读书不单是为了竞争,不只是为了跑得快。恰恰相反,是让人在这个喧嚣快速的时代,还能保持内心的从容和宁静。阅读会成为护身符。如我,若没有文字的滋润,必将自行枯萎。

若我疏远日久,会莫名的不安,似乎灵魂在提出无声的抗议。即使天祥地瑞,生活甜美如蜜汁,在喜悦的波光背后我仍听到声声动荡的呼唤,看到那些清澈又深情的眼神。它要参与和介入我生命的每个阶段,完成对自我的清洁、释放、滋养和升华。原来文字已根植我心,要和心灵对话,忘了身外一切,回归清远深美。

读的书越多,衰老的越慢,因为心慢下来了。在与古往今来的贤哲对话中,在不倦的探索和寻觅中,终于找到了精神上的亲人,明确了自己的血统,也就拥有了源源不竭的源头活水。世界会奖赏爱读书的你,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阅读能让人保持对自然的灵性和生命的高贵。如果哪一天,我不再拥有对读书的单纯的喜欢,不再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的我就真的老了、俗了。读书让我保持警醒,不可怠慢光阴,荒废生命。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情是不容易的,要做一个看风景的人呢。读书是回家,也是远行。

静夜读经典,事半功倍。书中的文字纵横跳跃于万籁俱寂神思澄澈中,滋养了梦境,润泽了血脉,第二日醒来便觉神清气恬。我有时会有奇怪的冥想,书到今生读已迟,很多书仿佛是在前世读过了的,今生相逢才一见如故。印度古老经典《吠陀经》说“一切智慧皆于黎明中醒来。”我祈愿,每个夜晚是枕着书香入眠,每个清晨是在智慧的光芒里欣欣然张开眼。

偷得浮生半日闲,端坐于图书馆。书香似故园,我亦是归人。光阴如窗外的合欢花清馨秀美,让人目酣神醉,有静影沉璧的皎然,有花面交相映的茫然……思绪缥缈空灵,人花一时难辨,在书香里放纵着美的沉思和烂漫,不禁驰骋于笔端。书写是阅读的孪生姐妹,哺育我多年,从来不求深交,终归不离不弃。

木心同情老子,说他彻底孤独了二百多年,他的同代人没有一个配得上与他谈谈。其实,精神层面的对等交流历来就是稀缺的,不仅是老子。不然,伯牙何故为子期摔琴呢?高山流水遇知音不可求,但如果人能找到让自己表达的方式,就是大幸运了。起码,孤独来袭,你精神的导管虽是拥堵,但绝不至于破裂吧。

写作就是自说自话,我和自己说了很久,并将一直说下去。能写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这都不足为虑,遑论名利。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从没作“千古事”的雄心壮志,寸心知的事,写作本身就是足已快乐和感激的事。曾有一度,我恨她,说写作是吸毒,写和不写都痛苦,消耗生命的能量和热量;更多时候我爱她,这忠贞不渝的情人,是救赎和温暖。对她我又爱又恨,无法自拔。其实,这终是自己的德行浅薄和格局狭窄,拥有她,除了感恩,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享受每个灵感翩然来临文思泉涌的时刻,流泻于笔端的文字像一朵朵花,在我的指尖次第绽放,让我像春天一样美好和富有。写作是与神灵对话,我相信那一刻我是通灵的,神游万仞,心与神通,这是我区别于那个尘世中的我的胎记―――天恩浩荡,眷顾加身,在稍纵即逝的美中捕捉感动和不朽。


上一篇:平凡的人
下一篇:有趣的人

天天作文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