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推荐:唐诗的优秀作文5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个关于唐诗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作文素材推荐:唐诗的优秀作文(1):
今天,我作为黄子奕的亲友团来到了嵊州电视台的演播现场,我一走进去,就看到一盏华丽的水晶灯散发着五彩的光茫,导演分给我们一个啪啪手。
过了一会儿,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是“唐诗我来背”,别的小朋友全都背好了,轮到黄子奕了,我心里真为他捏把汗。哇,使我目瞪口呆的是,居然这么流利。第二轮是“名句我来猜”,这一轮是由亲友团和小选手们一起组成的,别的小朋友都背的很熟练,又轮到黄子奕了,我放下来的心又慢慢悬起来了,我想:“既然是叫他哥哥来,那肯定没事的。”没想到,他哥哥大概太紧张了,好几句没答上来。第三轮开始了,第三轮是“难题我来解”。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哦,题目是这样的,告诉你几个广告词,然后让你选一分题,还是二分题,一分题比较简单,两分题比较难,这一轮果然赢了,第四轮是紧张的一轮,礼仪小姐分给每个小选手一人一个气球,忽然,黄子奕把手举起来,主持人把话筒递过去,黄子奕说:“我不会踩气球。”我真为他着急,可黄子奕还是下来了。我等到比赛完了,心想:“拿不到第一了。”最终,王豆豆胜利了。
这一次活动,我们玩的很开心,同时,也明白了,要自已刻服自已的困难。
【作者:钱晨】
作文素材推荐:唐诗的优秀作文(2):
不背背包,不戴遮阳帽,也不换运动鞋,就这样开启了我美好的旅行!
我想去欣赏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我想登上巍然壮观的黄鹤楼,还要去看看那红于二月花的枫林祖国大好河山无不吸引着我,无奈我还只是个学生,我还要在题海中奋斗,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宏伟目标只得暂且放放。可每每想到那壮丽的河山总有些惆怅,心有不甘,直到有一天,我翻开了它《唐诗三百首》。
在诗人刘禹锡笔下,我一睹洞庭湖风光。看,云淡风轻的秋夜,微风荡漾,湖面泛起的波光与月光仿佛融合在了一起,遥相辉映。微微泛起的湖面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美得自然。我又随着刘禹锡登高远眺,那郁郁苍苍的洞庭山,在湖中就好似是银盘中一只玲珑的青螺。读着读着,我似乎真的来到了洞庭湖,看到了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洞庭湖。我知道这便是唐诗的魅力所在!
在《唐诗三百首》中,我游历着祖国山川胜迹,不能自拔。急不可耐的翻开下阅
在诗人崔颢的笔下,我看到了黄鹤楼。正如诗人所言:此地空余黄鹤楼!就这样,我也有了鹤去楼空的淡淡忧伤。可它依然吸引着我,我不禁想起了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的神话传说。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啊!继续品读,我读出诗人作为游子在外的乡愁旅思,要不诗人又怎会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哀叹呢!我不禁思念起了出差在外的爸爸,爸爸也会看着异乡景,思念故乡人吗?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我想这也许正是唐诗的独到之处吧!
在《唐诗三百首》中,我继续旅行着
在大诗人杜牧笔下,我来到一座小山林,天气正值深秋,我随着杜牧,走在通往山林的小路上,这是一条石径,弯弯曲曲而又绵延有意境。缭绕的云丛深处有几户人家,时值傍晚,炊烟袅袅。不远处有一片枫林,诗人杜牧已陶醉于夕阳余晖与红枫叶相辉相映的枫林美景中了。读着读着,我似乎也沉醉其中,随着诗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我似乎悟出了什么,诗人为什么认为这红枫叶比春天的花朵更美丽夺目呢?我想也许是因为诗人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是诗人热爱那耐得住风霜,在深秋依然鲜艳夺目的枫叶!诗人是想劝诫我们要像经得住风霜考验的枫叶,而不是像那只会在暖春争奇斗艳的花一样?我似乎明白了!从中我领悟到唐诗的博大精深!
唐诗,不仅带我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鼓励,心灵的旅行。
当我遇到失败时,我不会气馁,我明白那是因为我还不够优秀,我要用知识来引领自己走出失败,我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道理,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学习也是只有付出越多,才更可能胜过他人!我明白要心怀感恩,母亲是伟大的,她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唐代诗人孟郊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会了我这个道理。诗佛王维用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教会了我要乐观对待离别,让我明白真正的友谊是永恒的,不受一切阻挡!一句句饱含哲理的诗句,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去旅行,去成长
在《唐诗三百首》中我一次次感受到唐诗的魅力,一次次领略着祖国的山川胜迹,一次次品悟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在《唐诗三百首》中旅行,成长!
作文素材推荐:唐诗的优秀作文(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唐诗中描绘当时的风土人情令我神往,我喜欢听吟诗歌,日子久了,我就常常想:要是能会一会那时的人物,和他们交流多好啊?
一天正想着,忽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一身白衣白衫地出现在我面前;“小朋友,你想看看唐朝的景象吗?”“那当然!”“好!随我来吧。”
我随老爷爷轻飘飘地飞起来了,不知不觉中又轻盈地站在地上了,老爷爷往前方一指“看!”我定眼一望,一条大河横在我们的面前,河上舟船穿梭往来,首尾相接,河的对面竞是另一番人间景象。
一眼望去,正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极目之处是崇山峻岭,白雪皑皑,一条长城逶迤其间,大片的农郊原野、浩河,近处是翠峰、云山、沙汀村舍,到了眼前就是最热闹的城郭了,有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商廊屋宇错落,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朱雀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桥下则是沉船侧畔千帆过。
隐约间我听到对岸的丝笛声、吆喝声,鸡声茅店月,柴门犬吠声。老爷爷见我东张西望的,便知道我想些什么,一一指点给我看。
“呯”“呯”声,我闻声张望去,是几个小孩在点炮仗啦,我一看家家正在贴对联,想起来了,是“元日”,“千门万家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老爷爷笑呵呵地点点头。
转眼有一位老人在河边吟诵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我们的目光追随着他。不一会儿,杜爷爷遇见个蓬头稚子,正准备攀谈,只见小娃直摇手,并不理睬,我先是一怔,忽地回过神来,是《小儿垂钓》—怕得鱼惊不应人。我被逗得哈哈大笑,杜老爷子也摇摇头走开了。
一阵悠扬的口哨声传过来,我寻望过去,是位“牧童骑黄牛”行在“雨纷纷”的林樾间,一位踏青行人问路,牧童遥指远处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知道这行人就是杜牧。
放眼望去,郊野已是“绿遍山原白满川”“麦花雪白菜花稀”了,正是“乡村四月”,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和老树,蜻蜓蛱蝶飞过篱落,几位孩童聚在老榆树下,学着父母“也傍桑阴学种瓜”。“池上”小娃撑小艇,一道浮萍开。
远处的田野里,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湖中几只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白胡子老爷爷叹道:那是江上渔者!
不知不觉中又见“橙黄桔绿时”,眼见得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光景,白胡子爷爷不禁吟唱起《静夜思》来。
我和老爷爷正沉浄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氛围中,忽然一阵阵冲杀声惊得我一跳,放眼望去,穷目处正有两兵对峙,杀得难解难分,白胡子爷爷痛心说:“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想到刚才领略到城中的“无边光景一时新”,再望望阴山脚下的“烽火连三月”,正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啦,
到了告别的时候了,我意兴未阑对白胡子老爷爷说:“唐诗的意境博大深远,我也想写出这样的诗句,歌颂我们的新生活。”老爷爷说:“行啊,你听过铁棒成针的故事吗,只要努力,你会有成就的”。
作文素材推荐:唐诗的优秀作文(4):
“我猜到了,是那个什么‘一枝红杏出墙来’那首诗吗?”一个急切的声音说道。
“不是!不是!”一个得意的声音反驳道。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猜唐诗”。游戏规则是:1.双方各选一首诗。2.小组商定绘画的内容、顺序,每队5人,每人都得画一部分诗的内容;3.游戏过程中,如果猜出对方诗名加两分,再猜出整首诗及作者和朝代,还能加三分。游戏开始啦——我们继承了莫奈和马奈的画画方法,叫做“印象派”。我们的死对头“写实派”正和我们一样在选诗,到底是什么诗,待会揭晓这个谜团。双方选诗完毕,开始画示意图。我们队首先上场的是吴尚泽,他很随意地在白板上画了几笔,雨点就被画出来了,不愧是印象派的队员。不过多人认为它是鸟蛋......第二个是李昱晨,他画了一个正在酣睡的火柴人,真像一根鱼刺呀!本队最后一个是我,我画了一个凋谢的花朵。正在此时,对方最后一名队员也画好了,几乎是神同步啊!
我方猜不出对方是在画什么,因为对方画了一个疑似雪人的未知生命物体,后来我们猛翻书才猜了出来,是《大林寺桃花》。因为我们记不全诗歌偷看了书,又被水老师无情地扣了五分,只能得-3分。对方得了两分。我方输得好惨啊!
下次我一定要多背唐诗,多练习绘画,以期取得胜利。
作文素材推荐:唐诗的优秀作文(5):
思念像一缕清风缠绕在渔人码头,思念像一方凌霜冻结在月台阑干,思念像一曲羌笛关山月回响在荒芜沙漠。思念就是一种难以释怀、难以割舍的情怀。
——题记
离别的码头
清晨的薄雾像一层纱蒙住了码头,杨柳如丝随风飘断,江水如纹惊起层层涟漪。泊好船的船家吆喝着岸上的客人,王右丞的依依不舍唯有化作一园春色祝福渐渐远去的友人。“唯有相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这是何等的惆怅!悠悠江水,缕缕清风,一道道思念也像波澜不惊的涟漪在水中回荡、缠绵。
“移船泊江渚,日暮客愁新。”相似的码头,却是截然不同的时节。夕阳沉淀出一层微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唯有一叶扁舟与君相伴。诗人远眺若隐若现的天边,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油然而生。枫叶飘落,落叶归根,而诗人只能寄于相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渐渐月色亲近,诸多的纠结才得到些许慰藉。
相思的横栏
八月既望,寂静宁人,幽暗的天际又挂起一轮孤月。入夜渐深,床上的儿女早已进入梦乡,思妇孤身凭栏远望。夜深天寒,女人发上玉钗和纤细的小手渐渐冰凉,这样的苦愁又有几人知晓呢?然而远方的夫君也未能入眠。“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夫妇心有灵犀的相思不约而同地化为泪珠,一点一滴坠落在横栏上。
卸下行囊,太白携一壶烈酒,面临凛冽的寒风,在横栏前痴狂地灌醉。多年的羁旅,多年的风霜断断续续地在脑海中扫过。不知此时从扬来一曲《折杨柳》,诗仙随着笛声倚在横栏,在如此月夜,如此笛声中又怎么不令他发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无限惆怅呢?
思念的羌笛
北风凛冽,深秋的黄昏苍凉、肃杀。一名士兵独戍楼台,烧着干枯的枝条,双手搓着暖意。回望背后,军营中烟火袅袅,热气腾腾,战士们围成一团吃着热乎乎的汤水。楼台上的那名戍卒不禁拾起羌笛吹起《关山月》,千丝万缕的思念在荒漠中飘扬。“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正是那名戍卒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士兵的呐喊。
仅仅是八月,塞外就飘落纷纷大雪,北风将一本贫瘠的黄土地肆虐地不堪一击。帐篷中将军的角弓冰冻地难以张开,银亮的盔甲结了层白霜。主帅营中为来行的武判官饯行,不知是谁,不知何处扬起《关山月》。笛声悠扬,撩动起来战士们的热泪,眼眶的泪化作思念,手中的热酒变作久久不归的伤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再美的梨树花开都不抑制不住羌笛的催人泪下,压抑不住那份思念亲人、牵挂家乡的游子情怀。
走进唐诗,走进唐诗中的思念,走进唐诗中的码头、横栏、羌笛、塞外边关、山水田园……似梦回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