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沿途偶尔会看到一两个乞丐。有的呆坐着,用乞求的目光可怜巴巴地望来往的行人;有的把钱罐敲得咣铛响,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人们习以为常,不屑一顾地从他们面前走过。
有一天,一位失去双臂的大叔吸引了我的眼球——他戴着一顶插满了粗细不同毛笔的帽子;穿着一身洗得褪色的灰布衣服,跪坐在一个土铺包上,面前摆着一张长约三米,宽约五十厘米的白纸,白纸上已经写好了五六行工工整整的楷书。我停下了脚步,仔细打量着这些鲜红的小楷:每个字大小匀称,行款整齐。我正惊叹他没有双臂,这些漂亮的字是怎么来的?这时,只见他低下头,将头帽上的一支毛笔往墨水瓶里蘸上红墨水,接着挪动土铺包,又低下头在白纸上一笔一画起收有序地写了起来。更神奇的是这些漂亮的字他都是倒着写成的。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道:“写得真好啊!我练了十来年的书法,竟还赶不上一位残疾人!”一位大婶拉过身边的小男孩,指着纸上的字教训小男该:“你看看,人家用头都比你用手写得好!”人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一元、五元、十元的纸币很快装满了他的小罐子;但|他仍专注地写着。甚至一位穿着皮甲克的男子吵嚷着:“这功夫也太厉害了!我用一百元买下这副字!”他犹豫了一会儿,低声说道:“对不起,这是我给村里孩子写的字帖,不能买给你了。”
看着这些坚实有力的红字,我想,他一定付出了比常人十倍的努力,才能成就今天的非凡!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呢?